不能事没办成,还把娄半城得罪了,那就不好了,他还真得罪不起娄半城,人家再低调,人脉圈也不是他傻柱能比的。

    这一琢磨,就琢磨了好久,这两天明显感觉傻柱沉默了。

    易平安也没打扰他,他相信在对付许大茂这事上,傻柱的智商会一直在线。

    易平安也回了轧钢厂上班,正跟计算器较劲呢。计算器最早在17世纪就有了,不过那时的计算器跟算盘一样,都属于机械计算器。

    直到1946年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器,采用的是电子管,也就是电脑的前身,不过这家伙可是个庞然大物,据说重达30吨,

    易平安也不想做太复杂的,只要能简单计算加减乘除和函数就行了。其实我国最早的一台计算机在55年就有了,也是庞然大物,想制成后世那种掌上的,估计有点困难,主要就是没有集成电路,更没有芯片。

    这也不是易平安的强项,现在这方面的人才都在研究所呢,易平安把目前他能找到的材料都研究了一遍,直到58年都过完了,他终于死心了。

    体积太大了,他觉得他把这个整出来,数控机床也就差不多出来了,但是真的太大了,没有一间屋子都装不下,不现实啊,算了,费手就费手吧,把资料放进空间,以后再研究数控机床的时候,也就不费劲了。

    59年的来临,让易平安异常的紧张,因为他知道,从今年开始,未来三四年的时间,别想有舒服日子了。

    易平安放弃了计算器,就画起了农机方面的图纸,必须要增产啊,多开垦荒地,机械化是必不可少的。

    不然就算他有挂,也得小心点啊,人家都面黄肌瘦的,就你面色红润,不说监察部门,就是院里的人也会找麻烦的。

    易平安发的粮票,陆陆续续的都被一大妈买成了粮食,院里的人看到她又买粮食,就想到了当初开始票证的时候,她也是这么买粮食。

    前院阎家

    “他爹,我跟你说,这几天一大妈一直在买粮食,就跟前几年似的,天天买,你说她是不是知道啥?”前院的三大妈跟阎埠贵说道。

    “又买粮食?她买那么多粮食干嘛?你问她没?”阎埠贵有点好奇一大妈买那么多粮食干嘛。

    “这个啊,一大妈倒是说了,这不是易平安回来了吗,家里多了一口人,易平安又是大小伙子,吃的多。”三大妈说道。

    “不对劲儿,易平安吃的再多,也不用天天买粮食,这是又有事了啊,可为啥呢?难不成粮票又有变动?要赶紧都花了?”阎埠贵琢磨着。

    “他爹,我想着,不管有啥变动,她肯定是知道点啥,易平安可是跟很多领导都认识的,没准就知道啥风声了呢?咱们可不能干看着,不管咋说,粮食是真的,你说呢?”三大妈说道。

    “对,粮食是真的,这样你也去买粮食,也别多买,跟一大妈一样,十斤八斤的买,也别跟别人说,万一都去买粮食了,那粮食就少了,记住了吗?我也去乡下转转,尽量多存点粮食这总是没错的。”三大爷肯定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行,当家的,我听你的。”

    后院刘家

    “当家的,这几天,天天都能看到一大妈买粮食,也不多买,就十几斤十几斤的买。”二大妈对刘海中说着这几天发现的事。

    “天天买?她哪来的那么多粮票?”刘海中有点好奇粮票的哪来的。